□記者王瑋皓文許俊文攝影
  今年,中國足球職業化走過的第20個春秋,成立於1994年的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也將度過20歲的生日。這20年間,數不清的俱樂部或更換東家,或難覓其蹤,河南建業卻始終如一。這20年間,建業經歷了三落三起,曾兩度跌入中乙,也曾在中超獲得“專職各種不服”稱號。建業足球俱樂部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際,將開展一系列的紀念活動。昨日上午,活動新聞發佈會在鄭州建業艾美酒店召開。隨後,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就建業足球的風雨榮耀、發展未來娓娓道來。
  談投資對足球的投入只是剛起步
  慶典大幕拉開的前夜,建業隊主場負於保級對手天津泰達,就在人們儘量避免提及這場影響心情的失利時,老胡卻率先用它當成了自己的開場白:“昨天晚上輸了球,很遺憾,有朋友發短信安慰我,不過我回了他四句話,‘經歷起伏,超越勝負,追求卓越,堅韌不拔’。”
  胡葆森先透露了一個小秘密,“我少年打乒乓球,青年時打籃球。其實我根本不會踢足球,我最喜歡看籃球,在夢裡面更多的也是籃球而不是足球。但是,既然企業已經投資了足球就要堅持到底,負責任是我們的企業文化。”
  今年,中超聯賽16支球隊的投入達到了30億元以上,成為史上最燒錢的一個賽季。“但相比其他行業來講,比起房地產、比起互聯網,這點投資其實微不足道。整個中國投入到足球上的資金,加在一起估計不會超過100億,而房地產行業已經到了10萬億。”在老胡看來,雖然投資不斷增加,但中國足球的職業化水平、職業化程度還非常低,“我們對足球行業的投資遠還不足以讓這項運動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哪一天我們舉辦世界杯打進世界杯,職業足球的投資規模會以千億計,現在中國足球還處在起步階段。”
  建業足球雖然已經走過20年的風雨,但胡葆森以往不止一次談到,俱樂部的管理水平、經營水平只是在探索職業規律的道路上剛剛起步。職業化、規範化、是老胡對於俱樂部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
  搞足球大部分是老胡自掏腰包
  建業足球一直以“草根”自嘲,但在中超各家不斷燒錢的模式下,建業也不得不換個活法,今年的投資達到了歷史上最大的2億元。
  “大家現在知道,足球今年是2億的投入,我們的上市公司截止到目前向足球投資在五千萬,剩下這一個多億基本上我個人掏腰包,因為我個人從上市公司分紅中有一筆錢,基本上花到這上面了。”胡葆森說,2006年公司股改時,足球是剝離的,股東投資了建業房地產,並沒有投資足球。“我不希望讓上市公司和股東為足球負擔過重,當企業的盈利水平還不能滿足股東對它的期望值和要求的時候,我作為大股東應該承擔。”
  20年裡,胡葆森有幾次產生了想放棄足球的念頭,特別是當假球、黑哨不斷出現的時期,確實影響他的投資熱情。“前年河南建業降級的時候,球迷們打出了‘我們愛的不是中超,是你’,這句話的價值是無限的,它將支撐我投入十億、百億,一直投下去。”胡葆森說,河南足球對於他來說就像一個接力棒,建業現在還能跑,在沒有人主動站出來要接這個接力棒時,建業會一直跑下去。
  重視青訓制定長期目標、硬性指標
  2009年,建業首次沖超,球隊從教練到所有隊員,幾乎清一色的河南人。但在目前建業每場賽前公佈的18人大名單中,能夠看到的河南本土球員無非只有張璐、肖智和張力等,僅這寥寥幾人中也沒有一個絕對主力。與之不相匹配的是,建業的各級梯隊成績斐然,國內的冠軍拿了不少,一進入職業隊卻馬上斷檔。
  這些年,是建業的青訓工作沒有做好?還是因為教練急功近利,不願意發掘和使用河南球員?在河南足球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楊楠看來,即使建業梯隊拿再多的冠軍,可能也沒有機會進入到職業隊當中來,這跟球隊每年對保級或名次的要求比較緊迫有關,對於教練來說,沒有合適的機會也不敢去帶年輕隊員。
  “坦誠地說,過去幾年對於青少年的培養不夠重視,總是因為一個短期的利益而忽視了。今後應該有一個長期的目標,有一個硬性指標。”胡葆森說,比如說U17往U19、U19往一線隊輸送球員的人數比例,是否可以規定成20%或30%,當達不到這個比例的時候教練就要下課。反過來,給一線隊員也要提指標,比如本土球員三年之內必須得達到50%到60%以上。“今年形勢不是很好,突然提這個要求有點勉為其難,但是今後兩三年必須跟一線隊提這個要求,如此一來,U19、U17、U15便可以自然地過渡而來。”  (原標題:胡葆森:建業會一直跑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f32ifbim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